这届特殊冬奥怎么报?央媒实战“锦囊”请收好!
北京冬奥的脚步越来越近,这场在家门口举行的冬奥会对于国人而言堪称“史上最特殊冬奥”,再加之媒体记者需要全程闭环报道,这届特殊冬奥会的报道也将“不一般”。那么我们该怎么报道这届特殊冬奥?本期小牛邀请到多次参加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报道的中新社记者邢翀,为大家奉上“冬奥实用大餐”。
我曾赴韩国实地报道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相较于夏奥会运动项目,大众普遍对于冬奥会比赛项目较为陌生,因此对于记者而言,提前做好功课十分重要。
在赴韩国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每个项目进行了资料梳理,整理成各个小文件夹,包括项目在冬奥会发展历程、中国队项目实力及名将表现,以及外国选手参赛情况等。
整理完相关资料,我就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中国队优势项目分别发出系列前瞻稿,包括《冬奥前瞻:中国军团迎接严峻“中考”》《冬奥前瞻:中国花滑平昌“待放”》《冬奥前瞻:空中技巧“打头阵” 中国雪上项目全新“出发”》等。准备稿件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这些项目熟悉的过程。
▲2018年平昌冬奥会采访雪上项目。墨镜也是必备品,因为雪地很容易反光。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在参赛项目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所有大项、分项上都有中国选手参加。作为东道主媒体,我们的报道覆盖面也与以往冬奥会有很大不同,不再局限于热门项目,而要对比赛做到“全覆盖”,这更加要求记者提前做好功课,对各项比赛规则、选手阵容等提前进行了解。
比如,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将举行三个项目的比拼: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这三个项目可以说都是“勇敢者的游戏”,而且共用一条赛道,很多记者都容易搞晕,这三个项目有啥区别?其实,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运动员的姿势、器材都有很大不同,对于选手的考验也不尽相同,这都需要记者提前熟识。
▲从“雪如意”向下眺望,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与周围山地自然相融。
通过世界顶尖竞技平台展现出体育与人性之美,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迷人之处。冬奥会向来被认为最能体现人类在自然界中不断突破自我的挑战精神,而本届冬奥会在中国主场举行,有更多人物值得关注。
比如代表中国首次站上冬奥赛场的运动员,其本身的成长经历就是对突破的诠释。再如,今年冬奥会赛期正值春节,挖掘选手成长历程中的温情故事也容易引发受众共鸣。
▲平昌冬奥会时,中新社一行8人赴前方报道。
无论是成功的喜悦、遗憾的泪水,无论是否站上领奖台,我都注重发掘选手参赛背后的故事,这也是受众的关注。发布的此类人物通讯稿件都获得了很好的海外落地,在国内也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说明,在四年一届的奥运赛场上,运动员永远是主角,拼搏奋斗的故事都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选手参赛项目和人数更多,也会有更多的故事和闪光点有待我们挖掘。从一个全球视角来看,这是疫情之下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次团聚,各国运动员克服疫情挑战,坚持训练参赛,期间也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可以发掘。
如果再以一个“大冬奥”的视角看,全国各地迎接冬奥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少相关的人物故事,比如退役运动员换种身份助力冬奥等,都具有一定的报道价值;运动员家属采访也是我们“常规动作”,主场冬奥会我们在这方面的报道也可以有所加强,更需要我们分社力量共同参与。
与其他大赛不同的是,冬奥会采访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保暖!保暖!保暖!(重要事情说三遍!)
平昌冬奥会时,我曾去采访跳台滑雪大跳台项目的一名中国选手,当时比赛结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做完专访后已近凌晨。当时平昌还下起了雪,我在班车点等待了近半小时后才坐上回媒体村的班车,抵达房间后已近三点,果不其然,感冒找上门了。
北京冬奥会期间,很多比赛项目也在晚间举行,前方记者同行们,“保暖N件套”,一个不能少!
与夏奥会比赛相比,冬奥会项目更易于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而且几乎全是严寒天气。比如冬奥会期间高山滑雪项目就经常因为天气状况导致推迟,甚至还出现过记者被困山中的情况,平昌冬奥会期间我也曾在采访中遭遇过极端大风天气。这就需要记者特别做好防护,针对突发情况也需要做好一定的报道预案。
另外,我在平昌采访期间,因为天气太冷,手机多次宕机,有时甚至需要贴上暖宝宝才能正常工作。手忙脚乱中还特别容易丢东西,比如,我就曾把手套和围巾“留”在了平昌。
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期间,媒体记者采访要在前方全闭环中进行,这对记者来说,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是不小的考验。因此,防疫、保暖等方面的准备更要提前做细做好,心理上更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测试赛前夕采访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策划:谈笑
作者/供图:邢翀
文字编辑:谈笑
版式编辑:董子畅
推荐阅读:
小牛杯 “火眼金睛”挑战赛启幕!这些易错词你能精准“pick”吗?